2024年噪音标准(噪音标准2023最新规定)
2024年噪音标准新规定
合肥市迎来了噪音污染防治的新纪元。2024年6月26日,合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合肥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并于同年7月26日获得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批准。这一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合肥市在环境保护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条例概述
条例共八章,涉及总则、监督管理、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工业噪声污染防治、法律责任以及附则,全面覆盖了噪音污染的各个方面。
监督管理新策略
条例明确了市、县(市)区政府在噪声污染防治中的职责,包括制定防治计划、合理安排城市规划、划定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等。同时,强调了特殊期间如中考、高考的噪声限制,以及建立噪声污染防治的公众举报和处理机制。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建筑施工噪声排放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条例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合同中明确噪声污染防治责任,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振动和噪声。特别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时,需设置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并与监督管理部门联网。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条例对社会生活噪声源进行了严格规定,包括禁止使用高音喇叭进行宣传活动、商业经营活动中的噪声控制、以及住宅楼内禁止产生噪声污染的经营活动等。同时,鼓励使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减少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方面,条例规定了机动车禁鸣路段和时间的划定,以及机动船舶、铁路机车车辆的噪声排放标准。此外,还要求交通枢纽控制广播喇叭音量,降低噪声污染。
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工业噪声排放需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条例推行工业噪声排污许可制度,要求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噪声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同时,鼓励工业园区采用低噪声设备和运输工具,优化噪声管理。
法律责任
违反条例规定的行为将依法受到处罚。条例明确了对生产、进口、销售、使用淘汰设备或工艺的处罚,以及对建筑施工、社会生活、交通运输和工业噪声污染防治不力的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