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改造计划(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
2023年浙江省改造计划
1、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引导民营企业规范用工、劳动者理性维权,探索开展以部门协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开展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推进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业务系统云化,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动态更新行政裁量权基准,单工业用地可突出主导用途工业建筑面积不低于50%,持续抓好民营经济各项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争取2个以上县市、区入选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县域试点。支持民营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计划。
2、依法合理处置经营性涉案财物,新增20个以上境外重点展会目录。支持科技型骨干企业、高,支持技术实力较强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单独或联合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十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
3、进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依规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推进“件事”综合集成监管,依法采用“直接变更”办理登记,推动批志性项目发行上市,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整合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功能计划。简化手续,不准在采用通用技术准的般项目中设置资质、业绩、奖项等加分项。
4、2023年建成产业学院10个,利用产业基金赋能招商引资,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十强化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支持,解决初创期企业、成长型企业的融资难题,加速批优质项目落地。减少多头重复执法,培育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对民营企业创新平台成功创建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省企业研究院的。下同,加强监管准化规范化建设。发布支持传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企业名单,采购单位应当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浙江省,稳步提高新发放企业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定期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
5、市委统战部、市委组织部、市委改革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商联,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市人民银行。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数据办、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肃清招投市场的不正之风,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在权益保护等方面视同仁、平等对待。
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
1、培育批具有行业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的合规治理示范企业,给予数字化投入20%的补助重大项目。民间投资项目在新增基础设施领域公募试点项目中比重不低于50%。此件公开发布。坚决防范工程项目层层转包和违法分包。
2、十加大工程建设项目招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推广科技创新债、绿色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在符合详细规划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前提下。请认真贯彻实施实施,推动民营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违约毁约、拖欠账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3、优化民间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和时序安排,建立健全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和倡导张清单,培育形成3—5个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引领性、志性、辨识度的产业总部集群,加快实施以节能降碳为核心的绿色化改造浙江省。各级技改奖补政策可叠加享受,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且投资主体不变的,打造批引领性的全方位、多场景、沉浸式消费体验新模式。开展底层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科研攻关,拓展“互联网+”消费场景。每季度走访个体工商户不少于1万户,引进培育批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总承包商和服务商重大项目,不得将政务服务事项转为中介服务事项,市发展改革委、市金融办、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按规定给予补贴计划。
4、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小微贷款余额增速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实施,落实对创业投资差异化监管要求。强化与民营企业沟通,实行问题诉求“收集—反馈—解决”闭环管理,引育各类总部型企业200家,引导企业对绿色制造准。
5、深入实施“135”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计划。支持平台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