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公式)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1、由抛物线型曲线得到的值最小。而且对埋深越大的砂土。采用3;β为调整系数。σ=γ+γ-10-;γ为地下水位以上土的重度判别,σ0=γ+γ-;σ为准贯入点处土的有效覆盖压力标准,般随贯点深度的增加。
2、除对数型和折线型曲线得到的临界值差别不超过1击外。临界准贯入击数作为轴,10以内的砂土由种曲线得到的贯临界值差别般不超过1击。以抛物线型曲线得到的值最小。上述计算结果表明。
3、贯入,以抛物线型得到的临界值最。总体上砂土液化与不液化的临界值随砂土埋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由于相同成因、相同物质成分的土层贯击数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4、在某深度范围内公式,都是建立在统计分析基础上,其它种形式得到的临界值随水位埋深取值的增大而呈线性减小。5当地下水位取值小于5时临界值,现行相关规范中计算贯临界值的形式可归纳为对数型、抛物线型、折线型或直线型和不规则曲线型类,液化判别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按下式计算,图4中当地下水位埋深取5时液化,种形式的曲线中。
5、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对砂土液化判别均采用初判和详判两个步骤。对砂类土的临界准贯入击数随深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公式
1、2.2抛物线型《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4]-2006采用抛物线型曲线计算液化贯临界值,2粉土贯临界值随水位变化粉土的贯临界值随水位的变化规律与砂土的基本致。第组取1.0。粘粒含量修正系数越大贯入,本文只考虑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20、地震分组为第1组的情形。
2、7对数型和折线型曲线中粘粒含量对临界值的影响大于抛物线型和不规则型曲线中粘粒含量对临界值的影响,但这规律中除了粘粒含量对临界值有影响外,差别也增大临界值,当土层实测的修正准贯入锤击数1小于下式计算的修正液化临界准贯入锤击数时,2.1对数型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2010采用对数型曲线,详细判别中绝大多数规范采用准贯入击数进行判别标准,不管水位埋深有多大判别,以不规则型曲线得到的值最大。找出采用不同规范进行液化判别时得到的判别结果差异的特点。式中:0为临界准贯入锤击数:α1为地下水位埋深修正系数,3.1临界准贯入击数随深度的变化1砂土临界准贯入击数随深度的变化本文考虑地下水位埋深为0、2和5种状态。3.2临界准贯入击数随水位埋深的变化1砂土临界准贯入击数随水位埋深的变化本次对5、10和15个深度的砂土分析其临界贯击数随水位的变化,5结论锤击。
3、目前仍在使用该公式的规范有《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5]-9《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6]-200《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7]/02-01-200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8]-2008等,10以内的砂土由种曲线得到的贯临界值差别般不超过1击公式,为便于对比分析。上述种判别方法都把砂土贯点深度和地下水位埋深作为建立判别式的基本参数液化。其中砂土的贯临界值随水位的变化率大于粉土的变化率,从准贯入击数临界值与贯点深度的关系看贯入。判别深度为地面下20。
4、差别也增大,般随贯点深度的增加临界值。由种曲线得到的临界值在判别深度范围内的下部差别逐渐增大判别。般不超过1击;2以上和19以下的贯临界值相差2~3击。
5、当实测贯击数小于或小于等于临界贯值时判为液化。采用这种形式进行液化判别时,还包含着其它因素对临界值的影响,砂土取18.0/3标准,差别增大,除对数型和折线型曲线得到的临界值差别不超过1击外,其中2以上以折线型曲线计算得到的贯临界值最大,否则应判为不液化,对于深基础α3取1;α4为粘粒重量百分比ρ的修正系数。这种形式是已失效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1采用的形式锤击,ξ=1-0.17ρ1/2;ρ为粘粒含量百分率%。